气候大会过半,关注COP的媒体都在报道什么?

益科双碳中心

围绕气候大会最有趣的故事往往在技术谈判之外。COP作为“气候低碳圈”最大的年度事件,也是各国记者和各类媒体关注气候变化和气候治理的黄金窗口期。今年的气候大会有超过3000名记者报名参加,格拉斯哥会场内外,媒体正在全方位搜寻故事。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已经进程过半,继开幕头两天的“领导人峰会”之后,各国谈判代表团迅速扎进了会议室,希求在两周之内就巴黎协定的遗留留细则问题取得突破与进展。与此同时,谈判室外、会场周围,围绕这一"不亚于人类转折点"的气候峰会(英国首相约翰逊语),围绕气候与减排问题的全方位媒体报道正在激烈上演。

 

微信文2.jpeg



媒体注册创新高(图源:UKCOP26官网)


上媒体注册量最高的一届气候大会




COP作为“气候低碳圈”最大的年度事件,也是各国记者和各类媒体关注气候变化和气候治理的黄金窗口期。本次COP,虽然有大量记者因疫情阻隔无法亲临格拉斯哥会场,但UNFCCC的报名数据显示[1]本次注册参会的媒体记者名单超过3700名,创下历届COP的报名媒体人数之最,甚至远超之前媒体参会最多的、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2700多名)[2]尽管由于各种客观限制,最终这3000多名媒体记者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到场尚未知,但气候议题的紧迫性和本次大会的媒体关注度可见一斑。

微信文1.jpeg

格拉斯哥会场(图源网络)


中国媒体:物理距离挡不住报道热情

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开始关注气候问题。随着COP26于周日开幕,中国媒体的报道量开始出现增加。大部分媒体发表了开幕文章,指出在本届气候大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媒体的背景不同,其基调也不同。市场导向的地方和行业媒体侧重于展示气候问题的紧迫性和风险(新京报:气候变化位于“悬崖之上”[3];澎湃新闻:G20成果有限,“最难气候大会”暴风雨中开幕),而央媒则以更加克制的方式撰写,其显著特点是强调落实、并对大会的实际谈判内容进行聚焦(新华社: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将聚焦哪些议题)

此外,中国媒体对于其他各国的气候承诺也作出了深度的跟踪与检视。例如,《气候峰会首秀,美国总统拜登的减排承诺可信吗?》 对拜登提出的气候承诺的落实前景做了介绍。沙特在本次COP开幕前不久作出了净零承诺,如何实现“碳循环”,这一话题在媒体得到了解释报道



微信图3.jpeg



格拉斯哥街头图源:UKCOP26官网

除了少数能够亲临格拉斯哥大会现场的记者带来的一线报道和近距离采访外(如界面现场记者发回的“COP26声音与手记系列”[4]和第一财经的“现场”[5]),大部分中国记者都在远程跟踪大会进展。不少媒体组织了“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专题”,除跟踪会议外推出了对中外资深气候专家的深度访谈[6][7],带读者全面回顾十几年来全球气候外交的进展与波折,展示了互信、合作在推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解释中国立场和行动仍是重头戏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当前的主要排放国之一,承载着国际社会的巨大期待,其国内的举措、方案,以及代表团的发言,均在此次大会期间收获大量关注。

随着大会的推进,深度解释中国立场和中国进展的媒体内容非常必要。有关中国在国内的减排方略与行动、中国代表团参会的立场与应对,如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国际受众,将会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舆论场和会场上澄清误解、占据主动。 

11月3日,经济日报一篇题为《中国不可能重新大上煤电》的评论文章上了微博热搜,文章解释,“个别西方人士担心中国重新大规模发展煤电,难以按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种担心实属多虑。” 这篇文章意在澄清近段时间以来外界对国内是否会因电力供应紧张而”重拾煤电“的疑虑,是一篇颇有针对性的及时文章。 

煤电.jpeg

中国不会再重新大上煤电 图源:UKCOP26官网


此外,中国代表团成员高翔11月3日在光明日报的社论《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光说不练”》[8]是一篇扎实论述发达国家为何“未展现出减排诚意”的评论文章。作者常年深度参与气候谈判,在文中以最新的数据论证了发达国家减排力度和诚意远远不够这一事实,为展示全球减排工作的全貌、敦促发达国家落实气候承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一篇应是对本周以来在国际媒体上日渐升温的“温控1.5℃以内、2050年实现碳中和、2030年实现显著减排”的舆论的一次及时回应。 

总体来说,中国媒体围绕政府谈判立场或解释、或喊话,与万里之外的会场形成了良好的呼应。在巨大的国际关注之下,中国的观点也可以尝试更多地“走出去”,让更多的国际读者看到并理解中国减排的前情及后续,为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寻求更多的支持声音。

本周在外媒传播最广的有关中国的格拉斯哥前方新闻,应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11月2日在中国角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回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解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的中国立场和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评论同样在国际媒体得到了较为正面的报道。他还在本次采访中表明了中国对1.5度与2度的态度:“能不能实现不超过2℃,力争控制在1.5℃以内不是各国的口号,关键是各国的行动,必须是清晰的,要按照《巴黎协定》的目标努力去争取1.5℃,这样去做可能就更符合实际。” 这一对于大会议程中关键议题的解释,为接下来一周围绕“1.5度”的焦点讨论打下了基础。


微信号2.jpeg


1.5度与2度是大会焦点 图源:climatevisual


一些“转移注意力”的叙事也在生长

此外,两种令人担忧、更多是在“转移注意力”的叙事也并未缺席:

一、 11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离开格拉斯哥的最后一场媒体会上出其不意地"批评”中俄首脑未出席气候峰会,其对“中国未能发挥领导角色”的评论在外媒被放大。在西方媒体里出现的这一不利于中国的叙事,可被理解为是各国在谈判期间惯用的一种spin手法(传播中的一种架构与引导),为的是加大对关键国家的压力,同时舒缓一部分外界对自身国内减排力度和表现的压力与关注。这样的“嘴仗”也转移了媒体和公众对大会本身谈判内容本身的兴趣,其方向离大家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各国的减排力度——这一实质议题相距甚远。中国在当天通过外交部发言人解释并回应了这一指责[9],这一回应也为主要外媒进行了报道。

在以西方背景为主体的国际媒体层面,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有意无意的spin叙事一直是一个挑战。事实上,自疫情以来,习近平主席通过“云外交”模式发出的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宣示,以及有关中国将停止新建海外煤电的宣言,正是国际新一轮碳中和动能的关键推动者。这样的成效在国内外的气候圈有目共睹。中国可以在今后的对外媒传播中更多引入国内外“气候圈”的专业声音来解释中国情况、聚焦减排问题的实质,“为中国说话”。
 

微信图6.jpeg


图源网络

二、国际媒体层面,有关“除非中国和印度大幅减排,否则世界的气候行动将是徒劳”的说法再次显现。全球减排力度亟需升级加码,每一个国家的减排行动都是重要的。舆论会对主要减排国家施加压力、强调关键排放国的减排力度,但若将这种观点推到极致将责任全压在一两个国家身上,很难说不是一种“脱责”。事实上,这种类似于“免责”(absolution)的情绪和说法也被媒体所捕捉并提出了批评,例如《卫报》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就提出,“勿再用中国作为气候不作为的借口”[10]。随着谈判进入第二周的深水区,这样的叙事会否被放大仍有待观察。 


结语: 


呼吁紧迫感,同时也应该脚踏实地、追求落实。尽管大会如此重要,但不应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念头。可以预见的是,格拉斯哥不是终点,也不会是转折点。不管这次大会上各国、各方提出了怎样的承诺,最终仍需要落在实处,方见真章。借用解振华特使点评中国决心的话:"我们不仅要做出承诺,还要用实际行动兑现我们的承诺。说到我们就得做到,这才是真正的体现力度。”

参考文章:



  1. 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PLOP_COP26.pdf

  2. https://www.carbonbrief.org/analysis-which-countries-have-sent-the-most-delegates-to-cop26

  3.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1-11/01/content_810329.htm?div=1 

  4. https://view.inews.qq.com/k/20211104A0325D00?uid=&shareto=

  5. https://www.yicai.com/news/101218737.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75995_1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10870_1

  8. https://news.gmw.cn/2021-11/03/content_35281985.htm

  9.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918560.shtml

  10.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georgemonbiot/2015/jun/12/china-excuse-inaction-on-climate-change







 

 

相关文章

七月 07, 2023

顾林生谈减防灾:从人人听得懂的预警发布开始

联合国对过去七年减防灾系统进展的评估显示,全球进展停滞,在一些领域还有了倒退。益科就此专访减防灾专家顾林生。在他看来,一些新趋势成为推动全球实现仙台谈判减防灾目标的重要力量,人们暂不必过分悲观。对中国来说,当务之急则是在基层推动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