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12, 2022
埃及气候大会上细看中国三大气候行动进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七届缔约方会议就“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了一项突破性的协议。它也标志着在经历了几年新冠疫情的干扰后,中国重新回到以面对面的方式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轨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七届缔约方会议就“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了一项突破性的协议。它也标志着在经历了几年新冠疫情的干扰后,中国重新回到以面对面的方式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轨道。
各国在埃及气候大会上同意建立一个损失与损害基金,这标志着发达国家在三十年来首次承认其历史排放对如今的气候影响的责任,并同意就气候损害进行补偿。横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公正问题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我们持续关注低碳领域的研究,本周推送: 2050年实现道路运输净零排放的窗口期仍然存在,但迫切需要紧急行动;全球最后一辆内燃机汽车的销售应不晚于2038年。 随着各国推动气候政策,全球价值1.4 万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资产面临搁浅风险,其中多数来自经合组织国家。
2022年4月8日,我中心主任张淼参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呦呦鹿鸣——绿会专家访谈》第二期:“可降解塑料,难题如何解?”,主要就近期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应用效果评估综述》中,可降解塑料的环境表现部分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