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地膜污染问题十分普遍,传统地膜多是塑料,但很多情况下可降解地膜并不是解决地膜污染的替代方案。 国家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布后,各地对可降解塑料的态度变得更谨慎。在干旱寒冷的高原地区,又是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推广时更需要慎之又慎。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七届缔约方会议就“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了一项突破性的协议。它也标志着在经历了几年新冠疫情的干扰后,中国重新回到以面对面的方式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轨道。
各国在埃及气候大会上同意建立一个损失与损害基金,这标志着发达国家在三十年来首次承认其历史排放对如今的气候影响的责任,并同意就气候损害进行补偿。横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公正问题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22年4月8日,我中心主任张淼参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呦呦鹿鸣——绿会专家访谈》第二期:“可降解塑料,难题如何解?”,主要就近期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应用效果评估综述》中,可降解塑料的环境表现部分进行了分享。
围绕气候大会最有趣的故事往往在技术谈判之外。COP作为“气候低碳圈”最大的年度事件,也是各国记者和各类媒体关注气候变化和气候治理的黄金窗口期。今年的气候大会有超过3000名记者报名参加,格拉斯哥会场内外,媒体正在全方位搜寻故事。
2021年1月,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通过多种渠道,提交关于有害垃圾的政策建议。
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项目结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启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撰写了关于生活源危险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置的主要调研发现和政策建言,于2020年6月5日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浦东新区人大工作研究会提交了政策建议,并于2020年6月23日得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回应。
一家立足浦东,关注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的小型智库
益科发布最新报告,介绍和解读欧盟绿色转型最新政策。
益科编写了《企业净零方案设计指南》,其中比较了三个主流的企业净零排放目标框架,重点分析其中几个相似的指标元素。企业可以借助本指南,厘清真正的净零排放框架需要关注哪些因素,以及如果围绕一个目标框架来开展减排部署。
为帮助初接触餐厨垃圾处置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快速掌握关于餐厨垃圾资源化的基本知识与有用信息,益科循环编写了本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中国餐厨垃圾的特征与现状,以及餐厨垃圾单独分类资源化处置的必要性; 2. 目前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的优缺点; 3. 餐厨垃圾分散式社区堆肥介绍; 4. 常见的餐厨垃圾处置技术的环境收益。 另外在最后的附件内,介绍了一些国内各类餐厨垃圾处置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其中集中式餐厨垃圾处置案例的案例中,介绍了不同工艺的投资、产能、产品方案以及工艺流程等信息;分散式厨余处理技术的案例中,主要介绍了所在地的情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