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大会后,近看“中国叙事”

益科双碳中心

联合国第26届气候大会终于于英国时间11月13日晚上落幕,随着《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联合公报发布,世界为“实现温控1.5度”保留了一线可能性。本文是对本次气候大会期间的媒体传播观察的第二篇。

参加过联合国气候大会(COP)的人知道,气候大会从来不仅仅是关于文本的谈判和正式的会议,它同时是一次舆论的交汇与碰撞。如果说”赢得叙事战争“这一提法(winning the story war) 是一种传播学的比喻,那么在COP期间,大会现场大大小小的媒体发布,走廊采访、报告宣讲,就是实打实的传播主战场。在这里,各国、各机构通过各个渠道发声,传播各自的气候叙事、甚至构建外交形象。


格拉斯哥大会曲终人散,有关大会的故事如何被国内媒体所捕捉?“中国叙事”在国际媒体上又呈现怎样的面貌? 


微信图8的副本.jpeg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发言   图源:UN官网


“不如你用中文提问?”

11月7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一句幽默大气的对答化解外媒记者“能否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的发问,在中国媒体被广泛报道转载,甚至在微博上形成了一个热搜。

这句话的热传折射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舆论态势和公众心理累积的不满。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正在为低碳转型付出巨大的努力,但这样的工作并没有被外界准确而公正地捕捉,相反外界存在不少误读和误解。


会议进行到第二周,中央媒体密集产出内容,为中国的气候努力作出解释和辩护,其中有不少围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框架来强调中国的行动,持续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历史排放和资金问题展开质问和追责。 

与此同时,市场为导向的媒体融入了更加多元的信息,有关气候合作公众气候意识、退煤进程【1】、企业家行动【2】等的讨论借着COP的东风得以传播。这些内容延展了气候大会的话题,通过让人觉得“和我有关”,激发国内公众对低碳和气候话题的兴趣。 

微信文1.jpeg

COP 26会场    图源:UKCOP26官网 

尽管误解和误读仍在,但为中国低碳成就说话的声音也在国际媒体出现11月7日,《纽约时报》刊发评论文章《面对中国的气候雄心,不要轻易下判断说怀疑》,作者作为一位二十多年来在华从事低碳气候工作的美国学者,列举了一系列中国减排的规划和当前情况,为中国“鸣不平”。文中说,中国减碳的巨轮刚刚开始转动,重要的是,“要给这艘船以时间”【3】这样来自具有一手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声音令人信服。 


遗憾的是,中国无法改变有关中国的叙事


在碰撞与交锋中,中国的声音开始更多进入西方主流媒体的视野。本周《卫报》的多篇有关中国的气候报道引人关注。 


11月9日,《卫报》刊发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的采访:《中国在COP26的最后一周呼吁采取具体行动、而非关注遥远目标:中国政策高层顾问为中国“不受重视”的气候行动的规模、深度和细节辩护》。王毅的这篇采访完整解释了中国为双碳目标所做的努力,且是一篇成功的“中国叙事”范本。他对会议期间最新测算的“当前减排承诺可以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8或1.9℃”表示怀疑,对“世界对中国有很多误读”感到沮丧,语言直白坦率,内容权威、含金量足。他的那句“遗憾的是,中国无法改变中国的叙事”带有情感色彩,反而更易引发同理心。这样的声音是帮助塑造中国故事不可或缺的素材。 


……王对中国气候行动的规模、深度和细节没有得到重视表示沮丧:“遗憾的是,中国无法改变对中国的叙事,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已经规划了我们整个系统的变化,不仅仅是在能源部门,而是整个社会和经济。没有人知道这一点。"  

----摘自《卫报》【4】


微信号5.jpeg

中国的气候故事亟待书写  图源:UKCOP26官网


中国如何才能改变有关中国的叙事?向世界解释好中国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源问题极其复杂,再加上语言、制度、文化等差异,有关中国的能源和气候进展在外界看来往往呈现一种“矛盾”(paradox)的印象。例如,中国是当前碳排放最大的国家,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骑绝尘;中国近几年的碳排放仍在小幅上涨,但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和煤炭消费已经接近峰值;如此种种,非业内人士很难快速理解其中的门道。开放坦率地沟通彼此的差异,把复杂的问题理顺了、讲清楚,赢得国际受众的理解和尊重并非不可能。 


中美气候宣言发布会上的“信息增量” 


过去一周最为振奋人心的进展之一,当属在当地时间11月10日晚间中美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宣言的发布收获了广泛的欢迎和正面报道,大部分外媒用了“令人惊讶的合作宣言”这一提法,称只为“超越政治”的一次合作。这样的正面情绪和欢迎态度表明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携手合作是全世界多么乐于看到的事情


宣言中,中美将2021-2030这十年称为“决定性的十年”。这则宣言的发布,也让人们看到了理性、务实、科学如何可以在复杂艰难的地缘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本周中国一位资深谈判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气候问题需要各方站在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平衡点上来考虑,作出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决策”,这则宣言就是对这一“平衡点”的最佳阐释。 


微信问7.jpeg

气候合作有广阔空间 图源:Climatevisual


气候圈和媒体可以为塑造”中国叙事“做些什么?


纵观围绕本次气候大会的传播,仍有一些遗憾和感慨。 


首先,关注气候大会的传播者应该对多边治理和国际气候进程怀有一些信心和责任感,需要有推动解决问题的担当和使命在气候问题上,中文和国际两个媒体世界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割裂和“各说各话”的情况,弥合双方的信息差,助力各方相互理解是两边媒体都要做的功课,也是气候圈每一位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如果中美两国气候特使可以在当下如此复杂的地缘政治中,拨开迷雾寻求气候共识,那么在这个圈里的工作者、传播者能够做的事可以有更多。中国的气候工作者可以与媒体合作、联动,用理性、科学的态度解释中国立场,同时也促进巴黎协定下的互信,包容,和有力度的落实。


其次,这是一项需要专业积累、时间积累的课题。“内行看门道”,不少外媒报道气候大会的记者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这使得他们在报道会场谈判进程时能够快速反应、并给出犀利见解。同时,他们对国际气候治理、气候谈判走向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在本周三的案文草案出台之后,不少国际媒体对于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案文进行了猛烈批评,对其中有关“损失与损害”、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对案文走向施加影响。中国的气候专业人才、谈判队伍、社会和民间组织是构建“中国叙事”的重要力量,让这些鲜活的声音和人物更多面向中外媒体,中国会在气候媒体议程上更有主导性。 


非洲代表讲话.jpeg

发展中国家的关切需要更多发声渠道     图源:UKCOP26官网


因疫情限制,这次去参会的国内媒体较少,但“功夫在平时”,除一年为数不多地几次报道国际会议之外,在气候传播上保持对多边议题的追踪和积累,怀有“主动设置议程”的定位感同样重要。如果气候圈和媒体对大会传播的设计是从大会开幕的那一天开始,那么已经失去了对议程和议题展开充分讨论的先机。


面对“气候危机”这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中国媒体更应该拿出当年报道雾霾那样的热情和精力。气候变化作为一场正在发生的危机和一场即将启动的低碳事业的背景,值得被更多传播者关注和书写。 


  参考文章: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16090?from=HOTQRCODE&hotContIds=15331614,15331856,15330945,15332491,

  2. https://m.jiemian.com/article/6806546.html

  3. https://www.nytimes.com/2021/11/07/opinion/cop26-china-climate.html

  4.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1/nov/08/china-calls-for-concrete-action-not-distant-targets-in-last-week-of-cop26


 

相关文章

九月 08, 2023

今夏没有停电,但停电离我们并不远

秋意渐浓,今年的迎峰度夏似乎平稳度过,发生在2022年的多地停电现象并未上演。然而世界范围内,缺电现象正在逐步蔓延。长期的、短期的“断电”正越来越频繁。益科撰文梳理了近年来全球缺电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