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应用效果评估综述》报告发布

蔡力萍, 张淼

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视为传统塑料的环保替代品。但是可降解塑料是否像它们的名字给大家带来的期待那样,在废弃后能够轻易被降解吗?可降解塑料在各种环境下的降解效果如何?是否真的解决了相应的塑料污染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应用可降解塑料?益科循环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可降解塑料是一种新型聚合材料。它们通常具有与传统塑料相近的理化性能, 同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发生降解,作为传统塑料的替代材料之一,被视为塑料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但可降解塑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存在争议。首先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有很多种类,其中有一些仅仅是通过添加剂使得传统塑料更容易分解成更小的碎片。而即便是其中最接近其字面含义的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它们的降解条件也不尽相同,只有周围环境满足了某种可生物降解塑料所需的特定降解条件(如相应的微生物群,和特定的温度、湿度范围等等)才可发生降解,而通常自然环境并不满足它们所需的降解条件,或者不是最合适的降解条件。

不同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海洋)的环境条件差异巨大,有些可生物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可能难以发生降解。比如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PLA 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尽管PLA 被视为一种环保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并被广泛运用于如一次性包装袋、杯子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但其仅能在工业堆肥或厌氧消化的环境条件下发生降解,在一般的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且有研究证明 PLA 在海洋环境中几乎不会发生降解。

 

由于目前认证体系不够完善,科普宣传不足,无论是决策者、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一定程度上对可降解塑料存在理想化的误解,并没有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衡量这一替代材料是否真正解决了相应的问题。例如可降解塑料被应用在吸管、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上,但是这些一次性用品最终很难进入到满足其降解条件的环境当中去,使得使用可降解塑料来替换传统塑料变成一种“无用功”。

 

本报告在查阅了大量报告和科研报告的基础上,对可降解塑料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厘清,对常见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目前国内相关的标准和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的认证体系都进行了整理汇总。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国内外科研报告的梳理,本报告重点对可生物降解塑料进入不同环境后的降解表现进行了初步评估。这其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可生物降解塑料进入到海洋环境后的降解情况,和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通过已有的科研结论可以看到,由于目前市场上常见可生物降解塑料在进入海洋后,乃至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后,降解十分缓慢,甚至几乎不发生降解,使用现有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来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很可能是一厢情愿

而另一个评估重点放在了农业地膜上。综合考虑目前可降解塑料应用的产品类型和废弃后最终去向,我们认为用于生产农业地膜可能是可降解塑料的一个最合理的应用方向。我国农业地膜使用十分普遍,由于农业地膜废弃后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国家近年来也在加大力度解决废弃农膜污染问题,采用生物可降解地膜是近年来尝试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农业农村部和许多科研机构及企业,都开展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可降解地膜跟传统地膜一样能够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而且在特定的作物上,可降解地膜有着更好的表现。但是可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受产品类型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且不同地域的经验很难照搬,在选择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除了应用效果,本报告还关注了可降解地膜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农膜在完全降解之前,同样会有一个阶段以微塑料的形式存在;可降解农膜在生产时也与传统农膜一样会添加很多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否会对农田产生污染尚且存疑。报告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但还需更多研究来给出一个更明确的结论。

 

基于对现有政策法规和研究的梳理,我们认为目前在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应用上,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标识体系,并由工商部门严格检查,避免可降解塑料市场鱼龙混杂。建议在标识中,除标注品类名称和成分外,明确注明降解条件,更便于普通商家和消费者选择。

2. 对各种可降解塑料在不同应用场景进行相关的全生命周期评估,决策者可以基于评估结果科学地推广可降解塑料,让可降解塑料真正起到减少塑料污染、减少环境影响的作用。

3. 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加强对公众的科普,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对可降解塑料有清晰的认知,合理地选购可降解塑料产品。



完整报告请点击下方链接下载:

可降解塑料实际应用效果评估综述.pdf


 

 

 

相关文章

五月 05, 2023

可降解地膜能让高原免于塑料污染吗?

在中国,地膜污染问题十分普遍,传统地膜多是塑料,但很多情况下可降解地膜并不是解决地膜污染的替代方案。 国家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布后,各地对可降解塑料的态度变得更谨慎。在干旱寒冷的高原地区,又是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推广时更需要慎之又慎。